“大哥”“二哥”相继被封,Telegram 中文灰产生态走到尽头了吗?
本周,中文灰产圈迎来一场震动级事件。Telegram(简称 TG)对“汇旺”“新币”两大担保体系实施大规模封禁,涉及数百个中文频道、导航群与担保公群,波及范围空前广泛,执行力度远超以往。据悉,除了频道本身,多个核心管理员账号也被一并封禁,且此次并非源自用户举报,而是 TG 平台主动进行的定向清理行动。
在封禁发生后,“大哥”方面迅速在相关群组内发布公告,称所有公群业务已全面终止,并尝试以新的身份迁移原有业务体系。然而,在失去原有数据、群体信任结构受损的情况下,新平台是否具备重建能力仍是未知数。
与此同时,“新币”团队似乎选择了一条不同的发展路线。部分用户注意到,近期一款名为 SafeW 的即时通讯工具悄然上线。该应用在用户界面设计上高度仿照 Telegram,据称还支持 NFT 用户名功能,定位于“独立通讯与业务撮合平台”。有传闻称,SafeW 或由原“新币”技术团队开发,目前仍处于内测阶段,尚未进行公开大规模推广。
一个重要信号:平台依赖的高风险暴露
事实上,这并非 Telegram 首次大范围清理中文担保类频道。过去几年,几乎整个中文灰产生态都建立在 TG 平台之上:从工具使用到用户沉淀,从信用体系构建到公群运营,平台承载着灰产系统的根基。而一旦 Telegram 出手,“系统断电”般的打击便立即显现,连带整条灰产链条陷入瘫痪。
这一轮重击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:对于高度依赖单一平台的灰产模式而言,一旦失去平台庇护,整个系统可能瞬间瓦解。如今的局面已不仅是业务中断,更是生态信任体系的崩塌。
对于行业从业者而言,这无疑是一次警示。过度依赖 Telegram 等单一平台运行灰产业务的做法,已面临越来越大的不可控风险。在监管加强、平台政策收紧的双重夹击下,未来是否还能“死灰复燃”,答案正逐渐明朗。